Skip to content
Menu
Plum Blog
  • Contact
Plum Blog

AI与区块链,扯不到一起的关系

Posted on 2018年8月8日2019年4月30日

时至今日,AI与区块链,仍然是技术领域两个炙手可热的方向。

不少同学问我如何看待AI与区块链的关系,我略表下自己看法。

总体上我觉得这两者没什么关系,而且根本的理念都相反。

AI之所以大行其道,最根本的原因,就是提升了效率。

比如,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在安防领域,提升了安保的效率。

美容美颜技术应用在直播领域,提升了主播开播的效率。

推荐系统应用在新闻领域,提升了个性新闻分发的效率。

再看看区块链,它的去中心化是最核心的设计,但这个设计是降低效率的。

比特币一秒几笔的交易,放在技术领域就是个笑话。

挖矿时的各种分叉,各种确认,让分布式一致性的成本大为提升。

我也玩过虚拟币,转账效率之慢,技术上我完全理解,但业务上不堪忍受。

不可否认的是,中心化才是效率最高的。

去中心化,虽然提高了隐私性,但它在效率方面就是个伪命题。

AI让事物效率提高,区块链的设计降低了效率,这两者没有共同语言。

有人说可以用区块链的分布式计算提升AI训练的效率,这恐怕也是个伪命题。

虽然有Federated Learning这么个说法,但是落地非常难。

AI只有模型超大时,才需要用到分布式计算,包括数据并行、模型并行。

分布式计算在节点之间的通信量非常大,现有的万兆网络,以及原生tensorflow的通信框架,尚且都解决不了极致的网络吞吐量需求,就别说区块链的弱鸡一般的通信速度了。

我唯一想到区块链跟AI结合的地方,在于数据版权的保护。

在AI领域,数据才是最核心的。

有很多热心的研究机构,比如MS coco、facebook、BBC、face++,都开放了自己的数据集,用于AI不同领域的模型训练。

数据在产生过程中,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成本。

以我曾经服务的一个项目为例,光是标注费用就花了20几万。

开放数据集在互联网公开,任何人皆可下载使用。

那么,如何保护数据的版权呢?这时,区块链可以发挥用途。

一张标注图片在发布到互联网时,即可将它的版权信息打包记账到区块链。

由于区块链具备不可篡改性,那么这个图片的版权就永远不可改变。

这个原理跟音乐公司、摄影公司用区块链来保护数字媒体的版权一样。

总体上,AI跟区块链有小角度的交集,但大的方向不同,两者也没有必然联系。

区块链有自己的算法,包括加密方向和分布式方向,但跟AI的各种监督学习、强化学习算法完全不一样。

算法、架构、设计各方面,两者都扯不到一起。

我更看好AI的未来,因为推动它落地的背后的真实愿景存在。

而区块链还是谜一般的信仰。

Print this entry

近期文章

  • 云游戏?当然没有前途
  • 新年谈谈新车
  • 春节快乐
  • 农历腊月廿八
  • 农历腊月廿六
  • 小年夜,思故乡
  • 江春入旧年
  • 谈谈苹果产品
  • 空虚与抑郁症
  • 梅花,春天的信使
  • 生日感言
  • 不负时光、不负春风
  • 开玛莎的正确姿态
  • 浪花城迎来了久违的阳光
  • 从总裁换到莱万特手记
  • 小寒过后,气温骤降
  • 使用perl读取excel文件
  • 元旦寄语
  • 没有完美的天气
  • 年末了,气温有点燥热
  • 我的岁月我的车
  • 善用bench脚本,远离垃圾厂家
  • 美式咖啡
  • 祥和节日,真爱永存
  • 冬至日,想你的黑夜最长
  • 抑郁症与环境挑战
  • 我想要一所这样的房子
  • Merry Xmas 2020
  • 浪花城迎来寒冷的冬天
  • 怀念Ithaca
  • 该死的抑郁症
  • 晚来天欲雪,能饮一杯无
  • 台山一日游
  • 小区里的喵星人
  • 今日大雪
  • 永远赚不到超出认知范围外的钱
  • 大雪时节,怀念北方的雪
  • 阳光大好,适合在办公室装B
  • 年底了,絮絮叨叨
  • 人生如老车,细思多忧伤
  • 温暖的冬季,一点遐思
  • 南北的景观与人文差异
  • 东北大雪,南方30度
  • 东北之行 — 长白山
  • 东北之行 — 长春
  • 东北之行 — 母校
  • 所谓的闺蜜,恶毒到极点
  • 我喜欢这样的妹纸
  • 浪花城的收入结构,只能让年轻人叹息
  • 善良需要金钱来支撑

标签

AI (24) 宇宙与人生 (19) 情感 (189) 技术 (60) 抑郁症 (56) 新冠病毒 (9) 汽车 (22) 生活 (219) 职场 (25) 行业观点 (35) 读书文艺 (30)
©2021 Plum Blog